2008年4月8日星期二

帶著大家的心聲 我們提交了建議書


【本報消息】由本澳教師組成的《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》關注組,以教師專業角度,就《制度框架》諮詢文本向教青局提交建議書。關注組促請政府把公立和私立學校的教學人員待遇看齊,停止教育界“同工不同酬”;建議將教師晉升制度量化、減低授課節數。由於現時教師、學校管理層及政府缺乏良好溝通,希望《制度框架》能夠體現互動性,釐清教師、學校的義務和權利,以及政府承擔的角色。
釐清教師學校義務權利
《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》關注組昨日表示,《制度框架》的建議文本對教育規劃缺乏視野。文本中指教師工作量,一周時數不超過卅六小時,但教學工作根本不能用時數計算,因此相關保障空泛。關注組建議框架能在此基礎上盡量減少節數,由文本建議的十七至廿二節減至十四至十六節。關注組指,現時老師普遍擔廿二節課,如果框架設定的上、下限大,擔心學校會採用最高標準,難以保障教師授課節數有下降空間。
在減輕教師工作量方面,雖然教青局推出專職人員計劃,不過關注組指,現時有學校要求專職人員如資訊科技人員,擔任教學工作。因此希望政府能夠監管政策的推行,否則政策不能發揮預期作用。關注組認為,現時本澳教師、學校管理層、政府缺乏溝通,文本亦體現不到政府的承擔角色。希望文本能釐清教師、學校義務和權利,推動三方的角色互動,將來減少爭拗。
促公私校教師待遇看齊
至於文本建議的教師晉升職級制度,關注組表示,支持框架為教師設立評級制,不過相關制度應體現公平性,以及確實符合教育界的情況。該組建議將職級制度以量化方式實行,給予教師的年資、專業發展、考評及課程與教育研究四方面的增長一定點數,當教師取得職級要求的點數後,便可晉升。這些點數應是終身累積以及可攜性,為免教學人員側重某方面的發展,建議訂定每一方面的分數最多佔可升級分數百分之五十。框架應附註列明,教師的薪酬除受晉升制度的級差影響外,學校每年必須按其任教年資和通脹比率調整。
框架應要清楚說明將要成立的教學人員專業委員會的成員比例,不要令教育界擔心將來會出現“外行人評內行人”等評審不公平的情況。關注組指出,澳門推行的免費教育已累積了相當的經驗,很大程度上已經屬於政府包辦教育的社會,促請政府把公立和私立學校教學人員的待遇看齊,停止教育界“同工不同酬”的情況。
冀延長諮詢期廣納意見《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》關注組由本澳多所學校的教師自發組成,他們經過個多月時間,就《制度框架》文本內容撰寫建議書,從教師專業角度反映意見。建議書獲得二百七十多名教師在網上簽名支持。關注組成員昨日下午五時半向教青局遞交建議書,希望教青局能夠延長《制度框架》的諮詢期,藉此收集更廣泛的意見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