敎靑局自推出《私立學校敎學人員制度框架》以來,多次積極地徵詢前線敎師的意見,並正面地作出回應,務實地做出修改。足見執事者咨諏善道、察納雅言之意。有此誠意雅量,實為敎育界之幸事。最近,當局再放出風聲,考慮修改部分條文,引來敎育界熱烈討論。
每周變每學年?
敎靑局表示,在充分聽取校長和敎育界人士的意見後,認為把敎師工作時數的計算單位,由“每周”改為“每學年”,可以更具彈性執行。此次條文修改,相信必有其因應需要。然而以前線敎師之角度來看,許多年來,敎師都被視為高壓行業,不斷呼籲為敎師工作減壓減量,可惜,往往瘦身不成反而只見工作負荷越來越繁重。敎師要長期承受繁重的工作壓力,似乎是社會的不治之症。制訂《框架》的目的,不正是要為敎師創建一個健康和完善的工作生態嗎?為何美好的理想和目標,到最後又變成不符合現實情況、可操作性不大的迷思?如果今天,我們仍然用舊有的視野,去考慮和量度敎師,在學校裡應該要完成甲乙丙……等等任務,《框架》的確不可能有可行性!因為,我們希望改變的,是敎師工作的生態,讓敎師不必每日疲於奔命,才可完成一天的工作;甚或連與學生輕輕鬆鬆的談天,也只可以是敎學工作中一個奢侈的願望。
固定敎師“每周”工作時數,目的就是保障敎師可以眞正減壓。換以“每學年”來計算,可以有效執行嗎?誰人可以記錄自己一年的工作時數?將來有哪一位敎師可以更正,自己過去一年的工作時數是1200小時而不是1100小時?主要問題是敎師與學校不處在一個平等的信息層面。從習慣上看,每周計量,廣為敎師接受,切切實實令人安心;如改為每年計量,其中如何計算?如果情況比較複雜,解釋權肯定落在資方。敎師的權益如何得到保障,便是一個令人擔心的問題。如果硬要配合現在的工作生態,而作出這種更具“彈性”調節,那麼,所謂敎師工作量的保障,最終可能變得形同虛設。
近年敎育改革一直建議要為學生和敎師齊齊減壓,內地就有學者調查指出,大多數高中生,因為要應付高考而長期睡眠不足,高壓力的學習生活已經損害到學生的健康成長。現在做學生也實在難受,一天要上九、十節課的是等閒事,換了是個成年人來當學生,可能也會變成逃學威龍。事實上,當敎師工作量一固定,下一步就是為我們的學生減輕過重的學業壓力,最終推動整個敎育界,重新細心思考敎育的核心:敎與學。每一位敎育工作者都得反思我們對未來的敎育願景,為學生、敎師和學校建設一個更優質的敎育氣象。
作為敎師,我們早已生活在這種工作張力之中,《框架》若是為變革而立,就必須有勇氣和視野,繪出一幅讓社會嚮往的敎育願景;不然,只是在井底之中,翻個觔斗,陶醉於滿心的自我感覺良好。
1.8變1.3?
提出考慮修訂的另一條文,是敎師職級的最大薪酬差幅,由原來1.8倍改為1.3倍。此建議一出,迴響和反對之聲甚大,然後敎靑局又提議“兩步走”方案,一時之間各方意見百花齊放,令人十分困惑。
職級與薪酬對應,以鼓勵敎師安心於專業發展,這恐怕是框架改革的初衷。1.8倍的設計必定有其理據。然而1.8倍到1.3倍不是改變,而是重建。令人感覺是改弦更張,完全失去原先的正面激勵作用,是當局在政策上的自我否定。確實令人困惑,乃至於遺憾,希望當局能詳為解疑,以安人心。
一直以來,敎育界最期望的,不只是片面地提高私校敎師的薪酬,而是希望官、私校敎師的薪酬能夠看齊。所謂“國不患寡而患不均”,改變官私校敎師同等付出,但薪酬迥異的不公現象,是本澳敎育界的主要訴求。年前胡培周校長的文章就指出,統一官、私校敎師薪酬的目標,早在澳葡政府時代已經有了共識,及至回歸後此一方向都沒有改變,但到了現在,政府卻已經不提了。在制定《框架》的過程中,似乎也不把它視作考慮之列,實在令絕大部分敎師失望!
改革要有所成,必須找到現實與理想的平衡點。尊重現狀是一個重要考量點,改良革新也是一個重要考量;尊重現狀的目的是安人服衆,改良革新是為完成社會的責任。
解決本澳敎師同工不同酬的問題,必能得到廣大敎師的響應支持,也能夠使《框架》具備劃時代的意義。功在一時,亦在千秋。如果《框架》不努力尋找新的平衡,何時才會有機會解決這一歷史遺留問題?
本澳推行免費敎育多年,現在的十五年免費敎育,的確領先許多發達國家和城市,但亦不可忘記,澳門在敎育的投放,佔整體城市年度開支的比率,是比許多城市都要低的,單和國內相比就及不上了。所以,如果政府願意進一步改善敎育的投放比率,以及不背棄當初對敎育界的承諾,澳門絕對有能力解決官、私校敎師同工不同酬的問題。
《框架》的設計與實施,必定會為澳門敎育界乃至整個社會帶來深遠的正面影響。敎靑局有如此的決心,興利革弊,推陳出新,因勢利導,以利家邦,絕對値得敎育界同仁擊節叫好,彈冠而慶的。這一變革勢必寫入歷史。所以只有愼之又愼,才能為社會造福百年。如果捨本逐末地追求符合現狀,恐怕出台的只是一份改變不了現狀,也缺乏前瞻視野的法案。作為前線的敎師,很高興看到當局擁有虛懷若谷、不恥下“聽”的態度,也眞心地希望當局能夠斟酌損益,使框架盡善盡美。
符霖甘
20/9/2009澳門日報